与此同时,国内石油消费量也呈现了稀有下滑。依据我国石化发布的《我国动力展望2060》(下称“《展望》”)闪现,2024年国内石油消费量为7.5亿吨,是近20年来第2次呈现石油消费下降。《展望》进一步猜测,国内石油消费渠道期特征日渐闪现,估计将于2027年前后达峰。
这一趋势现已被职业首要参与者——“三桶油”(我国石油、我国石化和我国海油)所重视。
3月24日,在彭博新动力财经峰会上,“三桶油”研讨部分的担任人均提及了这一趋势,并猜测了其影响:石油消费量下降首要来自成品油消费的下降,这将对以成品油为首要产品的炼油厂带来更大的应战。
我国石油集团经济技能研讨院副院长吴谋远判别,2024年将是交通范畴的石油消费达峰之年,化工等范畴依将坚持添加。“从交通范畴来看,首要是电动轿车对汽油的代替,以及LNC(液化天然气)重卡对柴油的代替,一共代替了超越5000万吨,尽管航空火油同比添加超越10%,但总体上成品油仍在下降”。
我国石化集团经济技能研讨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佩说:“参照历史经验,炼油厂有两条出路:一是削减产值,二是出口海外。”
需求放缓影响
成品油一般指汽油、柴油、火油。我国原油一半以上用于成品油出产,这也是石化企业的主营事务。以中石化为例,2024年中石化汽油、柴油、火油三项事务营收约1.5万亿,约占总营收的49%。但由于交通范畴电动化的趋势,成品油消费量估计在2025年将持续走低。
《展望》估计,“十五五”期间,乘用车保有量将增至250辆/千人,轿车保有量年均添加约3%,但其间燃油车将在2025年达3.1亿辆的峰值,“十五五”期间保有量年均下降2%,到2060年仅保存部分城际物流柴油重卡。
彭博新动力财经则估计,2025年国内新动力轿车每天将代替约87万桶成品油(约合4350万吨/年)。
中汽数据商用车研讨室杨紫都告知经济观察报,在乘用车市场上,电动车在性价比上现已具有了优势。商用车市场由于方案尚不老练,暂时还未被电动化“攻破”,成为油企的据守之地。但即便在这些范畴,成品油也面临着减排压力。
一位长时刻为钢铁企业供给低碳转型咨询的专家说,国内钢铁职业正在推动减污降碳,最直接有用的方法便是交通工具的脱碳,比方运用氢能商用车、电动商用车等。
作为全国钢铁工业重镇,唐山在2022年和2023年相继发布了《唐山市绿色动力系统开展》《唐山市氢能工业开展实施方案》等方针,并在曩昔几年中布置了上万辆新动力轿车。
仅仅由于现在钢铁企业运营情况欠安,用电动重卡进行替换需求大幅进步本钱开支,且电动重卡遍及行进路程在200公里一300公里,更适合近距离接驳,适用场景也有限,所以企业替换的志愿还不高。
但在减排方针的束缚下,商用车的“绿色化”仍是必定的趋势。
据杨紫都介绍,其部分正在推动拟定轿车范畴相关的碳认证工作,而一旦碳认证正式成为一项职业标准,轿车出产商或顾客势必会挑选碳排放更低的新动力轿车。因而,相关成品油企业常常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工作进展等。成品油企业特别重视商用车范畴碳认证工作的推动情况,由于现在商用车还未大规模完成新动力车代替。
杨紫都表明,现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成品油的出产端推行CCS(碳捕集与封存技能)。经过CCS技能,成品油企业可以下降成品油的碳排放值,出产出“绿油”以满意交通运输范畴关于低碳的要求。可是现在CCS技能需求很多前期投入,“绿油”本钱较高,只要航空火油等高端消费范畴可以承当。
供过于求
本年3月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表声明,8个OPEC和非OPEC产油国决议自4月1日起按既定方案逐渐添加石油产值。
2025年,跟着需求放缓,原油供给量估计将进一步走高,成品油产能也将持续开释。
依据彭博新动力财经数据,2025年全球炼油产能持续添加,增幅超越100万桶/日(约5千万吨/年),全球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现已添加56万桶/日(约300万吨/年)。在原油供给缺口缓解的局势下,成品油供给盈利将扩展,成品油将会呈现必定程度的“供过于求”。
“咱们团队预估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约为100万桶/日,而失望的猜测只要80万至90万桶/日(约4000万吨一4500万吨/年)。”王佩判别,2025年需求疲软,但供给将坚持微弱添加。
这种供需失衡估计将进一步加重炼油厂的压力。
自2024年春季开端,国内地炼(当地炼油厂的简称,指独立于我国石化和我国石油两大集团之外的炼油企业)开端下降开工率,尽管后续有所上升,但全体上仍低于2023年水平,本年2月份更是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低。光大证券以为,本年地炼的开工率仍将保持低位运转。
“在成品油消费放缓的布景下,炼油职业将会呈现一些调整,一些小的炼油厂可能会关停。”王佩称,据其计算,现在国内200万吨/年以下的炼油厂还有44家,这些炼厂遍及兴修时刻较早,能效较低,技能较落后,运营情况较差,需求关停。
紧跟商场需求 不断优化现货根底
我国原油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自2018年以来进口依存度保持在70%以上。数据显现,2024年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约为1114万桶/日,其间来自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占比超50%。
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之初就以中质含硫原油为现货标的。可交割油种在上市初期共七类,包含迪拜(Dubai)原油、上扎库姆(UpperZakum)原油、阿曼(Oman)原油、卡塔尔海洋油(QatarMarine)、巴士拉轻油(BasrahLight)、马西拉(Masira)原油及成功(Shengli)原油。
尔后,因为伊拉克巴士拉轻油的现货质量下降,以及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安排(SOMO)对巴士拉原油等第的从头区分和出口方针调整,2020—2022年,INE三次修订可交割油种规范,引进新巴士拉中油(BasrahMedium),以保证上海原油期货交割货源安定。
别的,INE别离于2021年新增穆尔班(Murban)原油、2022年新增图皮(Tupi)原油为上海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经过扩展可交割货源进一步夯实了上海原油期货现货根底,并以多元化货种招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加交割。INE于2022年除掉马西拉原油,首要是因为2015年也门战役导致其出产根本阻滞,这以后马西拉原油产值保持低位,出口量亦根本趋零。
据中银期货动力研讨员陆茗介绍,现在上海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共九类,其间七类为中东油种。Kpler数据显现,2024年上海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进口量占比约23%,巴士拉中油进口占比小幅抬升至8.2%左右,阿曼原油进口占比保持在7%以上。
此外,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以来累计交割约2.31亿桶(单边,下同),月均交割约292万桶。上海原油期货仓单累计入库约1.18亿桶,其间中东油种累计入库1.17亿桶,占比超99%;阿曼原油、巴士拉轻油及上扎库姆原油累计入库量位列前三。到2025年2月,上海原油期货仓单库存总量为954.1万桶,中东油种的仓单库存量为931.6万桶,占比高达97.64%。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在现货升贴水收窄的布景下,穆尔班原油进口占比呈现必定添加。同年,上海原油期货的穆尔班原油仓单入库量由零增至524.8万桶,在必定程度上表现了其期现联动的紧密性。
为更好地满意商场交割需求,多年来INE继续扩展上海原油期货的交割库。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年末,上海原油期货共有10家交割库房算计19个存放点,总核定库容1919万方,启用库容1332万方。
继续展开工业支撑项目 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多年来,INE推出各种工业支撑活动,从引导实体工业以上海原油期货为买卖计价基准开端,逐渐加深工业企业对衍生品商场的认知和了解,在进步职业对上海原油期货认可度的一起,协助企业树立危险办理思想,助力相关工业链高质量开展。
比方,INE推出的上期“强源助企”原油期货项目,鼓舞企业在现货买卖中使用上海原油期货计价。陆茗表明,该类工业服务项目推出以来,国内首要石油买卖公司与全球大宗产品买卖商活跃请求参加。前期参加者测验以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为基准价进行巴士拉轻油的现货买卖,考虑到巴士拉轻油为可交割油种,运用上海原油期货价格进行计价相对于外盘油价而言更具精准性。近年来,项目参加者由主营石油买卖公司拓宽至民营企业,且计价目标扩展至可交割油种以外的中东油种。以此为关键,相关企业开端使用原油期货优化库存办理,并活跃参加交割等环节,下降了原油进口本钱,优化了企业的出售收购途径。
此外,国内主营石油公司作为上海原油期货商场的重要参加方,2024年,在期货仓单出库后,初次完成了与集团原油已购现货进行交换的操作,是上海原油期货助力实体工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典型事例。
据相关材料显现, 2024年9月,我国大型国有石油公司将上期所交割库的原油资源供给至其日本合资公司的部属炼厂。据悉,穆尔班原油是该日本炼厂加工所需的主力油种之一。为下降炼厂质料收购本钱,该公司经重复参议测算研讨,成功将上期所交割库的原油资源与合资公司已购资源进行换货操作。其国内公司和日本、新加坡公司联动协作,9月期货仓单刊出出库后,25万吨(折合约185万桶)穆尔班原油于10月供给至日本炼厂。此次资源分配印证了该公司成功贯穿境外炼厂原油供给的新途径,亦凸显了上海原油期货实在服务实体企业现货需求。
看向未来,西安交大客座教授、独立经济学家景川表明,期望INE可以添加可交割原油数量,满意商场参加者的现货需求,应考虑添加交割油种,如WTI原油等,并进一步优化交割机制,添加仓单买卖的灵活性。一起加速建造和完善体系威望的大宗产品根底数据和信息发布机制,进步我国大宗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发布频率,增强我国油气供需根本面临世界油价的影响力。等待进一步推动石油人民币结算世界化,扩展油气等大宗产品进口买卖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份额,一起加强与世界动力商场的协作与沟通。
转自《期货日报》记者 韩雨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