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南京玄武湖的并蒂莲又开了,这招引了不少拍摄爱好者。南京师范大学俞香顺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花卉审美文明研讨,据他介绍,荷花一般是“一茎一花”;并蒂莲归于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荷花中的一个变种。荷花在生长过程中,一般只构成一个花芽,一个分生中心,开一朵花。假如遭到某种特别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或内部的特别变异,着生在一枝茎上的花芽,便有或许分化成两个分生中心,从而发育两个像是双胞胎的花蕾,从而在一支花柄上构成两个花蒂、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这便是并蒂莲。并蒂莲又叫同心芙蓉、合欢莲、嘉莲、瑞莲等。
徐昇 摄
记者:人们是什么时分开端重视并蒂莲的?
俞香顺:南朝时分,史书、文学著作中就开端有并蒂莲了。值得一提的,最早的文献记载与江苏南京有关,《宋书·符瑞志下》:“泰始五年六月甲子,嘉莲生湖熟”;“泰始”是南朝宋的年号,“泰始五年”是公元469年;“湖熟”在南京的江宁境内。
并蒂莲的吉利含义能够说是“与生俱来”的。在官方言语系统中,并蒂莲是政治、社会祥瑞的标志,如《宋书·符瑞志下》中就有记载,子孙一向有这样的功用承载,如唐代的王贞白《宫池产瑞莲》: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在文人言语、民间言语系统中,并蒂莲则标志着爱情圆满,相关的著作、故事就更多,如隋朝杜公瞻《咏同心芙蓉》:“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莲”谐音双关“爱抚”的“怜”。
明代姑苏画家李士达笔下的并蒂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记者:并蒂莲文明在莲文明中占有什么位置?
俞香顺:并蒂莲是荷花的一种,具有荷花高尚的根本内在,又因其特别的形状,常常用来标志男女同心、打破尘俗、坚贞不渝的爱情,相关的典故、故事颇多。《全唐诗》八〇〇晁采小传:“晁采,小字试莺,大历时人。少与邻生文茂约为夫妻,及长,茂时寄诗通情,采以莲子达意,坠一于盆。逾旬,开花并蒂。茂以报采,乘间欢合。母得其情,叹曰:‘才子佳人,自应有此。’遂以采归茂。”这个故事在冯梦龙《情史》卷三中的记载更为详尽。晁采的母亲“成人之美”,并蒂莲也成果了一段爱情美谈。咱们还能够再看一个能够称为“爱情绝唱”的比如。金朝泰和年间,河北台甫的两位民家小儿女,由于私情不如意,双双投水。官府如论怎么找不到他们的踪影。后来踏藕的人在水中发现了两具尸身,从衣服能够判别出是二人,这才水落石出。这一年池塘里开的荷花都是并蒂莲。年青的诗人元好问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写下了《摸鱼儿》。元好问有两首闻名的《摸鱼儿》,都是爱情体裁的,都是以“问”起头的,这一首的最初是:“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另一首则更有名:“问人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问”字破空而来、突兀强健,真是不负他“好问”的姓名。
记者:并蒂莲在江苏是否常见?
俞香顺:并蒂莲只能天然长成,其遗传机制尚在研讨中,还不能仿制。无论是在古代或许今世,都归于稀见的,“物以稀为贵”,正是由于其稀有,一呈现总是特别有目共睹,人们总是在并蒂莲上寄托了许多夸姣的涵义、等待。
应该说,咱们江苏是“并蒂莲”的“福地”。《宋书·符瑞志下》是最早的并蒂莲文献,呈现在江宁湖熟。晁采的故事发生在“吴郡”,也便是江苏姑苏;清代闻名学者俞樾在《十二月花神议》一文中否决了最抢手的人选西施,将晁采推为“六月莲花”的“女神”。当今成片栽植并蒂莲的首推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园,1996年,我国荷花研讨专家王其超教授特地调查亭林园之并蒂莲,欣赏有加。 臧磊